文 | 汤米
如果你细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儿童之间一旦发生冲突、争执,他们的好朋友就会凭借他们口中所说的“兄弟义气”参与其中。
【资料图】
最终往往导致个人矛盾上升到群体矛盾,不理性思考,无论对错,采取暴力的形式。
在学校也是如此,他们追求 刺激、独特和个性, 更倾向于认同并遵守自己群体的规范。
但这种暴力形式,是出风头的表现, 会使其他儿童之间相互模仿,习得交往偏差行为,从而使校规得到挑战。
我们以 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深入探讨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隐喻。
亲社会信念
农村留守儿童缺失了父母的陪伴,所以同辈群体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感情的慰藉,而且相同的经历可能会让他们迅速发展成好朋友,他们也重视这份情谊。
但是他们比较脆弱,一旦他们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在他们自己的群体中发生了纠纷和冲突,
往往会使留守儿童本就脆弱的亲社会信念极易崩溃,就很容易使留守儿童受到伤害。
觉得没有人可以心与心地交流,也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就更容易引起交往偏差行为的发生。
总之,留守儿童的交往偏差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同辈群体的影响, 群体中的青少年更加有趋同性加上核心人物的错误引导,会让留守儿童越来越偏离社会主流规范。
而在义气与规则之间,儿童们往往会先选择兄弟情谊,后选择规则与秩序,因此就很容易出现交往偏差行为。
除了同辈群体之间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之外, 家庭内部的“榜样”行为也会影响到部分留守儿童交往偏差行为的习得。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都会影响到儿童的性格、行为习惯,所以,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基石。
而负责监护的爷爷奶奶已经年迈,他们未受过高等教育,更没有学过如何正确地进行交往,所以他们对待留守儿童的方式比较粗暴。
对其比较严厉,也比较冷漠, 儿童本身就比较叛逆,结果会使叛逆程度更加严重。
通过访谈,会发现留守儿童在与监护人互动的过程中,儿童做错事了就会被打, 而监护人的这种暴力行为会引发此阶段孩子的模仿,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靠打骂。
这种不正确的互动方式会使儿童在对待是非问题、情绪的处理方面出现偏差, 孩子一旦有这种认知,形成这种不良的交往习惯,就很难进行改正,产生交往偏差行为。
家庭和学校都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 监管、保护 等功能,儿童的很多行为主要是靠这两个场所来进行约束。
通过访谈发现家庭、学校对孩子交往偏差行为的缺乏管教无疑会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交往偏差行为的发生频率及严重性。
很多父母几乎是不会过问孩子的交往问题,更别说对其进行教育了,而缺乏管教会使儿童很容易出现交往偏差行为。
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紧凑,一般进行联系都是在晚上孩子放学之后或者周末询问其学习成绩,很难关心到孩子的成长和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是 留守这一身份,本身就会给脆弱的儿童增加一定的心理负担,父母不在身边,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性格会变得柔弱内向,不愿意交往。
家庭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明显、最直接的问题是父母离家很远。
由于长期分离的亲子空间和不共享的时间,留守儿童无法对离家很远的父母产生依恋感。
外出打工的家长很难有效监督到留守儿童的交往行为,更谈不上及时发现儿童的交往偏差行为,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纠正和教育。
由于劳动负担重和个人原因,大多数监护人往往无法有效监督到留守儿童的交往行为。
爷爷奶奶的成长环境和背景跟现在的时代有所不同,加上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也比较传统,养育方式就存在着两个极端。
要么就是 十分溺爱 自己的孙子孙女,满足留守儿童的各种需求,对于留守儿童的要求和行为也比较无奈,因为管教不住,大多采用妥协的方式对待其交往偏差行为; 要么就是采用暴力方式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 监护人只一味地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品德表现及人际交往状况。
因此,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引导,听话的儿童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乖戾,导致自卑感和沟通、交往恐惧。
不听话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无人管制得住。
在隔代教育中,这些往往是不恰当的育儿方式和不及时的指导加剧了交往偏差行为的发生。 所以, 家庭的约束力较弱也促使了留守儿童交往偏差行为的产生。
除此之外,儿童的交往行为出现偏差与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密不可分,学校一般是会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留守儿童们会认为老师比较喜欢成绩好、听话的学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部分学校的老师会比较关注学生分数,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不能得到学校老师的肯定及鼓励。
他们的交往偏差行为并未得到老师的管束,学校老师也没有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是否存在不恰当的交往行为。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没有得到同学、老师的喜欢,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很差,产生人际交往困难。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上,学校老师漠不关心的态度、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习上的支持,会造成儿童的心理创伤,进而形成自我放纵的心态,从而导致交往偏差行为的发生。
在“和同伴发生矛盾不知道怎么办”测试中,留守儿童的得分只有22分。可见, 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也是留守儿童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但是通过社工询问,留守儿童的就读学校也并未开设相关课程,因为缺乏交往技巧和正确的行为示范,他们很难习得正确的交往行为。
而学校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在多年的学校生活中,儿童们会在学校里学习很多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准则、价值观等。
因此, 在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中,学校是最关键的一环。
除此之外,老师的一个错误教育方式也会导致留守儿童交往偏差行为的产生,在学生之间出现冲突和学生出现不适当行为时,许多老师都是采用体罚、训斥等方式来进行管束。
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产生抵触心理,但这并没有完全约束到儿童的交往偏差行为,甚至使交往偏差行为更加严重。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人的行为、认知、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个因素都是处于重要的位置,且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会共同作用于个体行为。
留守儿童交往偏差行为的习得除了有环境的原因之外,因为环境因素产生的个人概念偏低、交往认知偏差也促使了交往偏差行为的习得,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
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会影响着他们对人际交往和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知,同一个情景,不同人的想法可能也会千差万别,导致的情绪和行为也会出现不同。
儿童的一些非理性交往认知会促使交往偏差行为的产生。 儿童们大脑中某一个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往往不断地被强化,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观念。
所以当组员们日积月累地学习到同辈群体、家庭的示范行为,面对自己的人际矛盾或冲突时,一贯认为的解决方式就是直接吵架、打架。
或者是用顺其自然的态度去面对朋友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想着主动去和解,用理性方式去解决人际矛盾,处理好自己的朋友圈子。
因为他们并不认为用打架、吵架解决问题是一个不正常的行为,也不认为吵架、打架会伤害到他人的身心。
觉得这就是他们这一群体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周围的他们都在这样做,也都具有这样的交往行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交往偏差行为。
还有一个现象是, 留守儿童在做集体活动时会拒绝和不认识的其他儿童拉手或者其他身体接触,拒绝交往。
源于留守儿童们的交往认知障碍,觉得只应该珍惜现在的朋友,其他人都无所谓,安于现有的朋友圈子,所以出现抵触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和“小团体”现象。
除此之外, 此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思想不够成熟,正确的社会规范认知还未完全形成。
说话做事都比较任性,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再加上情绪的冲动,所以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交往偏差行为。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非理性交往认知会导致留守儿童做出不合理的行为。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